目录导航
一、合约绑定陷阱
二、隐性费用条款
三、手机质量隐患
四、维权举证困境
一、合约绑定陷阱
宁波移动的苹果送机活动要求用户签署36个月合约期,期间不得降低套餐或携号转网。有用户反映128元套餐的实际消费仅80元左右,却被强制绑定高额月费。更隐蔽的是合约中常包含自动续约条款,到期后未主动取消将默认续约。
常见合约限制条款
最低消费限制(128-199元/月)
违约金高达未履约金额的30%
禁止办理其他优惠活动
二、隐性费用条款
所谓”免费”实际需要冻结花呗额度或办理分期贷款。某用户办理后花呗被冻结5880元,分36期还款,实际支付总额超出手机市价2000余元。另有案例显示,360元预付款未按承诺返还,且被收取50元”服务费”。
三、手机质量隐患
活动提供的苹果手机存在以下风险:
非国行版本,缺少保修服务
展示机/官翻机冒充新机
IMEI码与合约登记不符
有用户发现领取的iPhone14实际为美版有锁机,无法正常使用5G功能。
四、维权举证困境
多数消费者遭遇:
业务员拒绝提供纸质合约
电话录音缺失导致证据链断裂
投诉处理周期超过90天
宁波市场监管部门数据显示,此类投诉平均调解成功率不足40%,主要因消费者难以提供有效签约证据。
该活动通过长期合约绑定、金融分期陷阱和信息不对等牟利。建议消费者核对三码(手机IMEI码、合约编码、发票信息),保留业务受理单,并通过工信部申诉渠道维权。